“河长制”任重道远


近日,某市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,2017年年底前,将全面实行河长制。事实上,早在2012年就开始推行“河长制”。记者探访早就参与“河长制”管理的河道发现,有的河道经过五年来的整治提升,已经由昔日臭水沟变身市区美丽的水体景观带,但有的河道仍然堆满垃圾。

广场东沟下游  如今清水潺潺



舜耕路东侧河道属于广场东沟的下游。该路段河水清澈无杂物,河道内铺装假石让河水形成了层流叠瀑的景象。配合着水中的芦苇、鸢尾、及河道旁的蔷薇,形成了一处秀丽的水上景观。

据了解,现在看到的“清水潺潺”在五年前却是出了名的“黑臭河”,一度是周边单位、宾馆、居民区的排污沟,一到夏季臭气熏天,蚊蝇乱飞。

2012年开始对河道管理实行“河长制”,142名河长参与城区内外124条河道的整治管理工作。广场东沟就是其中一条河流。之后,结合着泄洪改造以及景观提升,将大明湖水“南调”到广场东、西沟的源头,还增建了长500多米、高约4米的沿河观景栈道,改造完成后变身市区内一处亲水景观区。

北护城河河道  几成一滩“死水”


据了解,广场东沟从济南南部沿舜耕路往北,穿越经十路后进入青年东路东侧,再穿越青年东路到达文化西路南圩子壕,而南圩子壕又连通顺河高架路下面的西圩子壕。如果这几个河道都能被整治完善,通过广场东沟、南圩子壕、西圩子壕最终进入小清河的水也将是清澈的。

但记者探访时发现,西、南圩子壕和北护城河河道的整治并不容乐观。南圩子壕位于广场东沟北侧,呈东西流向分布。这条全长仅约1.2公里的河道,目前出现了“一半天上,一半地下”的情况。在文化西路的南圩子壕河道东侧河底几乎完全裸露,只有黢黑的淤泥布在上面,河道旁仅有一条宽约河道五分之一的小清流从一侧流过。西圩子壕在顺河东路和顺河西街间,流动于顺河高架下。该河道南段被桥下停车场掩盖,北段裸露。通过停车场下的缝隙可以看到,桥下的河水几乎静止不动,水体浑浊不见底。

北护城河几乎成了一滩“死水”。水体浑浊不堪,河道上淤泥遍布,废纸箱、空水瓶、食品包装袋随处可见。


“河长制”  任重道远

 


 

在2012年某市开始推行“河长制”时规定,城区65条河道设立河长制公示牌,对每个河段的负责人、联系电话和具体职责进行公示。记者探访时发现,不少河段的公示牌都难以起到作用。

在青年东路的广场东沟前,看到了广场东沟的“济南市河道整治管理河长制公示牌”,上面显示着河段长的姓名、电话以及其职责。在落款处显示该牌子立的时间为今年3月。

在文化西路的南圩子壕,看到该河道同样是今年3月份立了河长制公示牌,但记者联系上面的电话时却得知,上面的“河长”已经被调离该工作岗位,已经不是河长了。

在顺河高架桥下的西圩子壕处,看到一处2012年6月设立的河长制公示牌,上面显示南、西圩子壕(杆南东街北口——林祥桥)的河段长是泺源街道办事处的书记,但当记者联系公示牌上面的电话时,工作人员却告诉该电话是杆石桥街道办的,称打错了。

而在西护城河边上的公示牌,也是2012年设立的。上面河段长是制锦市办事处负责人,记者联系上面的电话得知,该河段长也已离开了该工作岗位。并且该公示牌并未写明负责河段的名字。在北护城河边,没有发现河段公示牌。

河流治理,任重而道远,切实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挟持,真真实实治理水资源,实行“河长制”,展现了党和政府治理污染的决心和作为,也让民众看到了生态改善的信心和希望。
 

(来源:中国水网)
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电话: (+86)0755-2790 2415
手机: 13530601615(鲍先生)
传真: 0755-2799 2463
地址: 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街道环观中路粮食集团370号17栋3楼
留言板 Message
公众号 Wechat


扫描二维码关注深圳水净公众号